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两山论”提出20周年之际,推出十集大型专题节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列讲读》。蒙草集团党委组织全体员工,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观看专题节目,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第6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节选。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完整视频。
节目第6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展示了蒙草应用乡土草种修复敕勒川草原的创新成果。蒙草人不忘初心,牢记嘱托,坚持培育优质国产草种,做可持续的生态修复。
1培育国产草种新品种守护绿水青山草种科技为敕勒川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十几年前,科研团队配比沙打旺、斜茎黄芪、披碱草、羊草、冰草等多种乡土草种,制成种子包进行生态修复。如今,这些植物依然生机勃勃,稳定生长,并且激发了生态自愈力,原有的草种不断自我更迭,植物种类由修复时播种的20余种增加到70多种,环颈雉、野兔、喜鹊等多种动物回归,草原生物多样性恢复,实现修复成果长期可持续。
修复草原的原有草种不断更迭,稳定生长,激发生态自愈能力
从沙地治理首选草种蒙农1号蒙古冰草,到退化草地生态修复中最有效的草种巴尔虎羊草,再到高寒生态修复先锋三河偃麦草,蒙草以培育及转化的105个国产草种新品种为核心,科学配比包衣材料、微生物菌肥、保水剂等新材料,研发种子包等“一地一方”定制化创新产品,应用于草原修复、沙地治理、盐碱地改良等,从源头上保障了低耗、高效、节约的生态修复。
种子包创新产品为可持续的生态修复提供科技支撑
2构建草产业科研体系筑牢金山银山基于敕勒川草原等各类草原生态修复实践,科研团队将技术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行业规范,编制《退化草地修复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沙化草原治理技术规程》行业标准等各类标准540项,推动生态治理科学化、标准化发展。同时集成草种科技专利集群,从创新育种、机械研发、产品应用等多方面开展技术创新,获得授权专利648项,全球草种业创新主体企业排名第四,持续推进种业核心技术突破,解决生态治理和草产业发展的技术模式单一、产业化程度低等痛点。
依托多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聚焦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技术攻关,构建草产业科研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3创新机械规模作业助力生态治理提质增效智能装备研究团队针对不同生态区域特点,通过自研、改造、引进等多种方式,创新1270余台踏勘、动力、耕整、播种、养护、数字化监管等机械设备,采取“适沙适机、多机联合”的系统化、机械化、智能化集群作业模式,在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核心区域,推广应用全流程机械作业新技术新模式,实现全流程自有机械化作业,作业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了20至30倍,极大地提升了大规模生态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系统化、机械化、智能化的集群作业模式广泛应用于生态修复和草种生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蒙草聚焦草种科技,通过“良种、良技、良机”的全链条创新,用中国草种沃草原、绿大漠、秀山川。
版权所属:陕西秦草自然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陕ICP备18011752号-1